近些年中国创业公司蓬勃发展,已经逐渐形成一种不可小觑的社会风潮。一位来自美国的创业者,用自己的亲身体会和观察,以独特的视角分析中国创业圈,并与硅谷进行比较。究竟中国的创业圈和硅谷有何不同?还存在哪些缺陷需要改进呢?一起来看美国资深创业者Cyriac Roeding为你解读。
赛瑞亚克·罗伊丁(Cyriac Roeding)于2014年将自己的创业公司Shopkick出售给了SK Planet,并在一年后让出了CEO一职。随后,他带领妻子和两名孩子飞往了北京、深圳和香港,游历了3周时间,希望更好地理解中国创业圈,以及其中的创业者和风投。
以下为他对中国创业圈的观察:
我有很多年都没来过中国。但12年前,我差点就搬到这里。因此我很好奇,在中国我会发现些什么。我拜访了20多家创业公司。其中既包括创业后期、估值200亿美元的公司,也包括种子轮公司。我拜访了十余名风险投资人,20多名创业者,以及成功的天使投资人。
首先,我见了创业后期公司及投资人,例如与美团的王兴(微博)进行了一场早餐会。美团的估值约为200亿美元。随后,我接触了B轮和A轮公司,拜访了VIPKid和和700bike,以及经纬创投和蓝驰创投等风投。
随后,我还去了解了种子轮公司,见到了一名空气动力学博士,他正在开发一种能源密度更高的电动汽车引擎。在北京的一处地下停车场,他向我演示了这项技术。我还参观了深圳的硬件孵化器HAX,并拜访了风投真格基金。
在此基础上,我认为应当更进一步,了解所有这一切的源头。因此,我去了车库咖啡,看看还处在概念阶段、甚至概念前阶段的创业者。此外,我还参加了清华大学x-lab和SEM创业项目。当时,彼得·泰尔(Peter Thiel)正在做关于“从0到1”的讲座。
随着我中国之旅的结束,我开始思考,硅谷可以如何向中国学习。以下是我的发现。
1、未来10年内,北京将成为硅谷唯一真正的竞争对手
北京不仅是未来几年的创业热土,目前也已形成一个大联盟。由于国内市场有13亿人口,达到美国和欧洲人口的4倍,因此中国创业公司可以很快实现庞大的规模。
在这13亿人中,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成为可触达的用户。在美国,有1.9亿人使用智能手机。在中国,这一数字目前已超过5.3亿。未来3年内,这一数字还将上升至超过7亿。
不过,仅仅市场规模庞大并不代表北京就能成为创业的中心。除了市场规模以外,其他关键因素包括消费者对新服务极快地接受速度,创业精神,以及中国创业者对规模的饥饿感。